郑愁予错误赏析
简单地说闺怨诗的模式可归纳为:别离──盼望──孤单。别离可能是因为良人出外经商,或许是为国征战,也有可能是良人另有所属而产生无情的离弃。盼望是因为坚真地相信良人一定会归来,而孤单是因为过高的希望所带来的失望孤独。
《错误》诗中运用以下意象来象征思妇
莲花
诗词中常以莲花来比喻女子,如余光中的名篇〈等你,在雨中〉
步雨后的红莲,翩翩,你走来/像一首小令/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/从姜白石的词里,有韵的,你走来
全诗以莲花代表女子,写主角在风雨中静候女子的心境变化。将女子袅娜娉婷的韵味刻画得非常巧妙动人。
而莲花也代表坚贞、高洁的义涵。如周敦颐 lt;爱莲说gt;
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;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以莲喻人清新、高洁而坚贞的气质。
另外,莲与怜同音,故莲即惹人怜爱之意。作者以莲花喻女子来暗示女子的柔弱及可怜的特质。如晋吴歌谣lt;子夜歌gt;
伊昔不梳头,秀发披两肩,婉转郎膝上,何处不可怜。
将女子娇弱惹人怜爱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柳絮
即柳棉,里面包蕴着柳树的种子 ,成熟时会随风飞扬而播种,如《世说新语》言语篇未若柳絮因风起,在此柳絮象征女子的心绪,随着良人的一举一动或沉寂或飞扬。此外,柳与留音近,如汉人远行,于灞桥上折柳送别,即有希望对方留下之意 。对照于女子的心思,应是希望良人能常相左右,永不分离。
春帷
女子室内之帷幕。李白lt;春思gt;
燕草碧如丝,秦桑低绿枝,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,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惟。
象征女心如石,坚贞自守之意,女子心中的帷幕除了自己真正的所爱,并不会为任何人揭开。
2.归人
即良人,在古时由于传统礼教的约束,女子通常终身只依托于一人,而良人若远行或将女子遗弃,便产生闺怨的题材。《错误》诗中提到的归人意象如下:
东风
春季吹拂的风。春天时东风一吹,大地由萧条转为荣盛。辛弃疾lt;青玉案gt;
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而东风之于百花,就像良人之于女子。只要良人一日不归,女子的春天就永不到来。
跫音
脚步声,行人之声。《庄子》lt;徐无鬼gt;闻人足音跫(qioacute;ng)然而喜矣
古代女子由于礼教之防,若家中男子不在,即使是等候归人,也不能门户洞开。所以诗中的女子必是门户重掩,以听觉代替视觉等候良人的归来,而跫音脚步声就是得知良人归来的先兆。读者可以透过想象,勾勒一个女子静坐屋中,侧耳倾听等待她最熟悉也最盼望的脚步声响起的一幅图画。
3.过客:
达达马蹄:马是古代男子常骑乘的工具。骑马与坐轿相较之下多了几分情采飞扬的潇洒之气。如孟郊lt;登科后gt;
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今朝看尽长安花。
在《错误》中的马蹄声由远而近,为女子带来了希望,却又由近而远,造成女子希望的落空。作者经营达达马蹄的意象,塑造过客的潇洒不羁,落拓不群的形象。但这与思妇期待的归人形象完全相反,于是便产生美丽的错误。
4.空间:江南rarr;城rarr;青石街道rarr;窗扉
江南
暮春的江南是杂花生树,莺飞草长的。白居易的《忆江南》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谁不忆江南?
可是这个个绚丽的时空却更反衬出斯人独憔悴。突显了女子的孤寂无伴。
城
古代的城有护城河,如《礼记?礼运》城郭沟池以为固 ,是易守难攻的。在此作者以小小的城来比喻思妇寂寞而坚贞的心,表示思妇有自我约束的道德教条,除非良人来归,否则她是心如止水,不随意接纳其它男人。
青石街道
青石在此有浓浓的诗意及古意。又石头的坚硬恰能与思妇的坚贞作呼应。向晚的青石街道少有行人,寂寞可知。比较青石的街道向晚与向晚的青石街道,前者有时间延续的寂寞感,彷佛由空间(青石的街道)延向时间(晚),寂寞随之无止尽地拉长。后者则只点出黄昏的青石街道,以一景喻一情而已。
窗扉
窗扉意象常出现于女子闺房,用来叙写女子的生活,或是将窗扉当成是一个媒介,让读者借由窗扉来观看女子的心绪。古诗十九首lt;青青河畔草gt;
盈盈楼上女、皎皎当窗牖。娥娥红粉妆、纤纤出素手。昔为倡家女、今为荡子妇,荡子行不归、空床难独守。
《错误》诗中将女子的寂寞层层逼近,由城到青石街道到窗扉紧掩我们可见空间由大到小渐次缩小,而思妇的寂寞也随之愈来愈浓。窗扉紧掩其实是心扉紧闭。作者在此巧妙地以外在空间象征心灵空间,且一层层地将空间缩小,女子的寂寞也一步步地浓缩到最深最浓。
5.时间:
季节:指时间、岁月。春夏秋冬四季的递嬗转换。在此用季节,较时间具体,也比日子来得长。寂寞也在春夏秋冬不断地递换中周而复始,绵绵不断。
三月:是指暮春三月,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 此时时序已经是晚春,眼见一年当中最美好的季节即将消逝,即将进入夏天。可是女子所盼望的东风(良人)却迟迟未出现。思妇的春天也将随着岁月消失无踪。
作者以季节、三月的时间意象,暗示女子所盼未归的寂寞。由此可见诗人在时间铺排上的用心。
章法结构分析
本诗的主要运用点染点 的方式来架构全文。第一小节的两句我打江南走过/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低两格书写,诗人萧萧对此有独到的见解,他认为这两句扮演着自序小序的作用。 具有总括全文、提示意旨的作用。交待全诗发展的脉络,并以宾主 结构叙写。诗中的我(过客-宾),在旅途中偶然经过江南的某个小城,我的马蹄声却造成你(思妇-主)的期待及失落进而造成美丽的错误,所以诗中写道容颜如莲花的开落,将思妇由喜转悲的情景,以莲花的开落来譬喻,可说是非常精巧贴切。
第二小节属于染的部分。诗人倾力铺染思妇的坚贞及寂寞,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/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/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根据黄永武的说法称为空间的凝聚
《郑愁予错误赏析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1016/33385.html
已有99+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