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是哪天
夏至,古时又称夏节、夏至节。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。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(或22日)开始,至7月7日(或8日)结束。
夏至的简介夏至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每年公历6月20日,或21日,或22日。夏至这天,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(夏至点,目前处在双子座)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,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。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,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。
天文专家称,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,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。夏至日过后,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,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。同时,夏至到来后,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。
夏至的由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。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(或22日)开始,至7月7日(或8日)结束。据《恪遵宪度抄本》: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(北纬23deg;26\'),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,且越往北昼越长。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,杭州市为14小时,北京约15小时,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。夏至以后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,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。民间有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的说法。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。
夏至的习俗祭神祀祖
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因此,夏至作为节日,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。《周礼春官》载:以夏日至,致地方物魈。周代夏至祭神,意为清除荒年、饥饿和死亡。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,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,又祈求获得秋报。夏至前后,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,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。
消夏避伏
夏至日,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、脂粉等什物。《酉阳杂俎礼异》:夏至日,进扇及粉脂囊,皆有辞。扇,借以生风;粉脂,以之涂抹,散体热所生浊气,防生痱子。在朝廷,夏至之后,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,而且从周代始,历朝沿用,进而成为制度。
《夏至是哪天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0731/18572.html
已有99+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